| 中国钟表信息平台首页 | English | 简体中文 | 繁体中文  
网站首页

2014瑞士巴塞尔钟表展
·第十一届中国钟表高峰论坛
·《深圳钟表》专业媒体
·钟表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
行业动态   品味时间   展会快报   数字报告   综合经济
>>站内搜索:
首页 >> 行业新闻 >> 专题报道
 
 
 
钟表产业全球化与中国钟表业的发展
2005/6/9 16:09:15】 作者: 中国钟表协会理事长 吉勤之 来源: 第15届亚洲钟表工商业促进研讨会
一、中国钟表业的概况
  1、改革开放前的建设,为中国钟表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  钟表是中国人喜爱的商品之一。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间,中国政府为发展钟表工业,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,使这一产业快速发展,达到了年产手表5000万只,时钟3500万只的规模,形成了集元件和配套材料的生产,部分专用机床和仪器的生产以及科研、教育于一体的比较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。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市场,少量产品出口。
  2、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产业全球化发展给中国钟表业带来繁荣。
  (1)、技术进步推动了产业全球化
  始于70年代初期的钟表石英化进程,使世界钟表业的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。此间,日本钟表工业迅速发展,中国香港、台湾等地区钟表外观件生产技术的进步,使全能型钟表生产企业越来越少。钟表工业逐步发展为相互依存的3个部分:机心规模生产、外观件多元化生产和成品钟表组装。在这一演化过程中,世界钟表生产进行了组织结构的调整。形成了钟表国际化分工合作的新格局。此后,产量迅速增长,竞争日趋激烈。
  (2)、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钟表业的发展
  世界钟表业大调整的过程,适逢中国改革开放时期。中国大陆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着周边香港、台湾地区的钟表企业,他们将企业大量迁移到广东珠江三角洲、福建沿海经济开发区等地,以求持续发展。中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消费市场还吸引了瑞士、日本、法国、德国等钟表企业来华设厂,使钟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,技术水平也得到提升。
  与此同时,曾经有国家投资建设起来的钟表生产企业,在深化改革、行业重组的过程中开始焕发出新的活力。中国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,各项积极的经济政策的实施,鼓励着钟表行业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崛起。一批企业抓住机遇,创建了一批知名品牌。
  3、 钟表产业产销和进口持续增长
  (1)、2003年中国钟表进出口情况
 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,2003年中国钟表及零配件出口总额19.23亿美圆,比上年增长15.7%。其中,手表(成品和机心)出口总量达到14.64亿只,比上年增长10.99%,出口总额13.06亿美圆,比上年增长19.27%。主要出口到美国、日本、瑞士、德国、法国、印度尼西亚、泰国、西班牙、意大利、中国香港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  时钟(成品和机心)出口总量5.997亿只,比上年增长3.81%,出口总额(含零件)5.65亿美圆,比上年增长9.50%。主要出口到美国、日本、德国、阿联遒、墨西哥、西班牙、英国、荷兰、意大利、中国香港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 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,2003年中国钟表及零配件进口总额9.38亿美圆,比上年增长12.07%。其中,手表(成品和机心)进额6.75亿美圆,比上年增长15.00%。
  (2)、2004年上半中国钟表进出口情况
 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,今年1—6月,钟表及零配件出口总额8.66亿美圆,同比增长15.7%。其中,手表及零配件出口总额5.88亿美圆,同比增长2.4%。
  其中,手表及零配件进口总额3.76亿美圆,同比增长13.35%。
  时钟及零件进口总额0.92亿美圆,同比增长16.52%。
  4、中国民众消费水平提高带来钟表市场的新特点
  (1)、销售量增长的同时,消费行为向品牌集中。中国民众生活水平迅速提高,居住条快速改善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钟表市场日益繁荣。
  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广大消费者不仅购买力提高,而且对品牌的认知度也在提高,选购行为逐步向知名品牌集中。钟表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、品牌意识不断增强,越来越重视对品牌的创建和培育。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,中国钟表制造业崛起了一批优秀品牌,其中包括飞亚达、罗西尼、依波、天王、海鸥等手表品牌和霸王、富达、北极星、天王星、明珠星、康巴丝等时钟品牌。这些品牌品质优良、价位实惠,并且都有遍布中国各地的销售网络和良好的售后服务。因此,在城市市场有众多的忠实顾客。以手表为例:据中国商业信息中心对中国国内百家大型商场手表销售数据统计,2003年市场份额排在前10名的品牌中有6个是中国品牌。
  (2)、中高档进口钟表销售增长速度快
  在中国国内,高薪阶层,收入丰厚者是一个很大的消费群体。近年来,这一群体队中,高档钟表商品的需求迅速增长。中国加入WTO以后,取消了手表进口配额,关税降低,有利于进口,因此,国际名牌钟表产品进口增长速度不断增长。根据中国海关统计,2002年中国市场机械表进口量比上年减少21.6%,但进口额增长了39.82%;2003年进口量比2002年增长35.75%,而进口额增长了46.4%;2004年上半年进口量比2003年上半年增长51.88%,进口额增长了56.06%。
  再看电子表,2002年中国电子表进口量比上年减少了8.91%,但进口额增长了56.62%;2003年进口量比2002年增长166.29%,进口额增长了60.9%;2004年上半年进口量减少14.08%,但进口额增长了18.67%。
  中国机械钟进口也表现为高档品增加的趋势。2002年进口量比上年增长了44.78%,进口额增长了73.11%;2003年进口量比2002年增长70.97%,进口额增长了79.04%;2004年上半年进口量比上年同期增长50.24%,进口额增长了59.28%。
  5、时钟出口成绩显著
  中国时钟市场,除数量不多的高档时钟由德国、日本生产外,其余大部分由中国制造。2003年产量约6.5亿只,一部分产品是以OEM、ODM形式,还有一部分时钟进入礼品市场。
  6、打击假冒行为,保护知识产权
  假冒钟表在世界范围的不断出现,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,中国钟表业的知名品牌也深受其害。对此,中国政府予以高度重视,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加大了对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,发现一处打一处,曾先后在深圳、上海、广州、沈阳、天津等地打击了制售假冒钟表的窝点。但,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,任重而道远。
二、钟表业的发展那与展望
  1、我们对世界钟表业与中国钟表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。
  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年头,世界经济在恢复,人们的购买力将会更加强劲,市场活力日益旺盛。红果虽然经历了2003年上半年“非典”疫情给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,但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仍以19.1%的速度增长。
  2004年上半年,中国政府对经济实行有控制的减速,在此情况下,仍较去年同期增长9.7%。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繁荣为钟表的发展展现了乐观的前景。
  2、中国钟表市场有广阔的发展空间
  今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三年。中国的涉外法制更加完善,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建立健全。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建设起来的钟表业生产基础将会更多的吸引外商投资。钟表生产在中国的聚集度将会更加提高。与此同时,伴随着中国商业流通环节的深化改革,新的适应市场需要批发、零售业的运营形式也将应运而生。
  3、中国在机械表生产方面可以有所作为
  机械手表需求的回升,给机械表生产企业带来机遇。目前,我国年生产手表800万只左右的手表厂约有10家。但,应该看到,机械表的需求空间是有限的,这些企业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,增添部分高精密度的机床、仪器,吸纳年轻的技术管理人才,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快动功能机械表的开发,将为国内外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。
  4、 快技术进步,卡法钟表新产品
  吸纳重大科技成果到钟表产品中来,会给行业发展带来机遇。数码技术、纳米技术、感应技术等等,尚代开发的范围很宽。
  作为新一代钟表产品,电波钟表近几年在国外发展很快。中国钟表企业也已经开始了电波表的开发研制。企业一方面生产能够接受欧洲、美国、日本电波波长的电波钟表用于出口,另一方面正在研制接收中国制式长波信号的电波钟表。中国陕西天文台去年开始已试发68.5千赫标准长波信号。现在,能够接收这一标准信号的产品已经投放市场。目前,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在组织起草电波钟表技术标准,企业也在加大市场的宣传和开发。预计电波钟表将会被更多的中国消费者接受。
  5、 增强环保意识,调整经营思路,保护环境
  近一年来,各国对有害生化物的管制,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等的管制也在加强。涉及石英钟的欧盟《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》和《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》将先后于2005年8月和2006年7月执行。两项《指令》的执行,将会增加钟表商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限制。环境保护对钟表产品将会提出更多新的要求。增强环保意识,调整经营思路,将是钟表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。
  6、 钟表发展的新形势,呼唤出台更多新规则
  钟表生产的国际话分工与合作及世界钟表市场的一体化趋势,要求我们要更多的关注在新形势下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新规则。中国加入ISO国际组织,是ISOTC114组织的积极成员国,我们参与TC114钟表标准化工作,是从技术方面积极参与制定修订国际标准。其他方面如原产地规则,零部件名称及编号等等也需要加紧研究。
多年来,中国钟表协会与日本、瑞士、中国香港、中国台湾等主要钟表生产国和地区的钟表协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。今后将一如既往,加强与世界各国钟表业界朋友的交流与合作,为促进世界钟表业的繁荣与发展不懈努力。


阅读: 1316 次

推荐 】 【 打印 】 【 关闭窗口
 
 
 
 
相关机构: 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  深圳市晶品会展文化有限公司  中国钟表高峰论坛  深圳市钟表研究开发服务中心  《深圳钟表》
  深圳市钟表质量检验中心 深圳市钟表产业集聚基地 深圳市钟表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深圳市钟表技能鉴定所 深圳市钟表知识产权资讯中心
   
   

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网络广告 | 用户服务 | 帮助信息 | 用户中心 |

Copyright © 2004-2010 ewatch.cn 深圳市钟表研究院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
Tel:(86)-755-82949733 Fax:(86)-755-82949700 E-mail:master#ewatch.cn[请把#号改为@]
地址: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新闻路深茂商业中心3楼东 PostCode:518034
最佳显示效果:1024 * 768分辨率 IE6或以上
网络实名
中国钟表信息平台 钟表网
中国钟表信息平台


粤ICP备1305743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