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就这样倏的过去了。金融危机如拨云见日逐渐消散,真实的风雪却提前扫荡了全球。冷空气并不能阻止奢侈品对中国市场的热烈想往,中国青年一代生活方式继续不断的剧变。
年末是欢欣的采购季,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有了准备犒赏自己或家人的清单,这样的时刻既是生活也是商机,所以想说说奢侈品这个话题。
我的个人观点:奢侈品离我们越来越近,但中国人并不真正了解奢侈品,而这个距离又有点远。国人消费奢侈品的动机主要还是无理由的炫耀,大部分使用者并不会因为高档次的消费而约束自己的行为,所以我们总能听到宝马车主撞人,LV贵妇撒泼之类的负面消息。还有论调认为中国还不具备产生民族奢侈品的环境,有的人可能会不同意,因为很多民族品牌昂贵的价格并不亚于洋货,比如茅台、五粮液和那些贵得离谱的香烟等等,但他们可能忽略了奢侈品所必需的好名声。看看欧洲奢侈品牌的发展史,它们能够得到如此广泛的热爱、推崇和争取,与最初的使用者是分不开的,这个群体可能是代表高贵与珍稀的贵族,可能是代表高尚、严谨的富裕学者和艺术家,而这些持有人必然是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和道德水平的典范。真正的贵族实际是相当克制自我的一个群体,他们从不暴饮暴食,永远彬彬有礼,为了区别于暴发户,他们会将簇新的靴子处理成半旧,以低调保证距离,用朴素暗藏品味。
莎士比亚在几百年前就提出来的:我们要追求的是“Something that cannot be stolen ?that is an honorable reputation and a good name.什么东西别人不能从你这里偷走? 那就是一个高尚的声誉,一个好名声”!清华大学研究中国关系学的罗家德教授在阐述人际关系时也指出,“处于最高层级人际网络的人可以什么都不做,他只需要有美好的声誉。(如果)他有信誉有声望,人们自然想与他建立联系”。
品牌正是人归类自我的最好标签,而奢侈品更应该代表卓越的品质和品格。越来越多的国人在享受奢侈品,参与奢侈品的经营,还有打算创造奢侈品品牌的企业家,这些正是中国未来光明的佐证,但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不视承诺为生命,没有超常的道德勇气的人或企业能够创造出一个被推崇的奢侈品牌。
|